產后康復機構都在用的升單套路:1臺盆底肌修復儀器如何撬動3倍營收?
在產后康復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,單靠盆底肌修復項目已難以突破營收天花板。某機構數據顯示,通過?「盆底+」組合方案設計?,客戶平均升單率達52.7%,客單價提升超6800元。本文將拆解其從盆底肌修復儀器項目設計到升單轉化的全流程模型。
一、升單困局:為什么客戶不愿續費?
傳統盆底肌修復儀器項目存在兩大致命傷:
1、效果感知單一?:僅聚焦肌力數值提升,忽視體態、疼痛等關聯需求;
2、療程斷層明顯?:修復期結束后缺乏延續性服務承接;
相關用戶調研顯示?:72%的客戶希望在盆底修復期間同步改善腹直肌分離、腰骶疼痛等問題。
二、黃金組合:智能盆底肌修復儀器+四大靶向場景(科學匹配關聯需求)?
1、「盆底+骨盆矯正」組合?
操作邏輯:先通過通澤盆底肌修復儀器評估肌力,再搭配手法進行骨盆矯正艙調整旋移;
話術設計:“修復盆底肌就像修房子,地基(骨盆)歪了,墻面(肌群)再強也會裂縫”;
2、「盆底+內臟復位」組合?
操作方案:盆底電刺激療程后,疊加筋膜手法引導子宮歸位;
3、「盆底+形體管理」組合?
爆品設計:2980元享“蜜桃臀激活計劃”(含10次盆底肌循環訓練+臀部射頻緊致);
案例?:成都某產康中心通過“盆底+骨盆”套餐,3個月內升單率從18%飆升至63%。
三、升單觸點:三類高轉化服務場景(基于智能盆底肌修復儀器功能設計)?
1、評估環節埋點?:
利用通澤智能盆底肌修復儀器,并進行標記客戶“潛在需求”(如檢測到腹壓異常時,推送核心肌群訓練方案);
2、康復中場景植入?:
盆底修復時同步展示體態分析圖:“您現在左側盆底肌力弱,和長短腿問題密切相關”;
3、收尾期銜接設計?:
療程結束前7天推送《女性生命周期養護指南》,引導訂購“年度抗衰卡”。
四、升單動力:三維價值感知體系(讓客戶主動要求加項)?
1、生理價值?:利用多維度對比圖(肌力數值+體態線條+疼痛指數);
2、社交價值?:組建“辣媽私密養護營”,設置形體打卡排行榜(使用通澤盆底肌修復儀器評估數據生成);
3、情感價值?:舉辦“產后蛻變之夜”,用盆底肌收縮力控制燈光藝術裝置。
數據?:疊加三維價值呈現的客戶,盆底肌修復儀器項目升單意愿比傳統模式高3.8倍。
五、風險規避:組合方案設計紅線
嚴禁捆綁銷售,需通過檢測數據自然推導需求鏈;
組合項目需配備通澤醫療認證的操作資質證書;
療程方案必須標注單項目與組合價對比清單。
——含AI生成內容,僅供交流和參考